document.write('
')中国的传统音乐,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粹。 视觉中国供图
《中国人的音乐》田青 著 中信出版集团
音乐,始终与时代、与人同行。在中国,音乐有着怎样的生命力,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产生了怎样的共鸣?通过一本讲音乐的书——《中国人的音乐》,你能读懂这些,也能通过音乐读懂中国人五千年的精神气度与民族品格。《中国人的音乐》作者、知名音乐学家田青这样说:“身为中国人,在判断喜不喜欢之前,请先走进中国音乐。”
承载文化的功能被忽视了
读书周刊:这本《中国人的音乐》是您数十年的研究心血。您曾说,之所以完成这本书,是觉得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中国音乐。
田青(《中国人的音乐》作者):很多人讲到中国传统文化,就会想到孔孟老庄、经史子集,或是书画,往往不能立刻想到中国音乐。音乐似乎是种娱乐,承载中华文化的功能被忽视了。
孔子一辈子想干的事就是复兴礼乐,而且是以弦歌教化众生,经常弹琴唱歌,这是现在的人们想象不到的。
人为什么要唱歌?古人说“情动于中,故形于声”。当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情让你激动,需要表达时,语言的局限性便成了障碍。且不说人类使用的语言彼此不同,有些微妙的感情也是语言难以表达的。怎么办?于是古人说“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,嗟叹之不足,故咏歌之”,语言表达不了,一边拍大腿一边大声嗟叹还不行,就只能唱了。这么看,唱歌、音乐是非常重要的。
读书周刊:长久以来,为什么人们总忽视音乐这种走进耳朵的文化?
田青:这和我们的教育有关。且不说在义务教育阶段,音乐是副科,可有可无,哪怕在音乐学院,很多老师重视的是音乐技术、乐器演奏,并不过多涉及音乐的文化意义。我常说,有的音乐学院可以改名为音乐技术职业学校,因为它们对音乐史并不重视,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成为音乐大家。
我记得很清楚,上世纪90年代初,我第一次出国,认识了一个在国外学小提琴的中国学生,她小提琴拉得很好。当时她和我说:“出了国我才知道我是多么不懂中国音乐,我都不好意思和外国的音乐家以及学者聊中国的音乐,我甚至还不如外国人对中国音乐了解得多。”这就反映了我们音乐教育的问题,然而,这种情况现在也没有改善。
读书周刊:应该如何改善?
田青:学音乐有三个层次:第一是技术,当然没有技术就不要谈别的了;技术之上还有艺术,包括美学、表现方式等;艺术之上还有一个层次是文化,除了音乐,你还要懂哲学、文学、历史等,这样才能成为大家。这就需要我们在音乐教学中,增加艺术和文化的部分,不能总盯着技术。
音乐拥有与生俱来的走进人心的魅力,懂得文化才能更好地欣赏音乐,通过音乐也能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。
一个字概括中国音乐:“和”
读书周刊:在您看来,中国音乐究竟好在哪儿、美在哪儿?
田青:假如让我只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音乐,那就是“和”。这个“和”字,不但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最高体现,也是中国人和中国音乐的最终追求。公元前522年,一位叫晏子的政治家就是以音乐为例,生动、准确地阐明了“和”不是“同”。“和”的本质,就像音乐一样,要有不同的“清浊、小大、短长、疾徐、哀乐、刚柔”。而“同”,则是“以水济水”。假如音乐只是相同声音的不断重复,那“谁能听之”?千百年来,中国人将“和而不同”这个从音乐中悟出的道理上升为哲学,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,成为我们的祖先贡献给人类社会的中国智慧。
中国音乐之独特,在于其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。中国的传统音乐之美,能触及心底柔软的一块,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粹。
读书周刊:除了西方音乐的理论,中国人有没有自己欣赏音乐的逻辑?
田青:当然,我一直说音乐是一种思维,由于地理环境、社会背景、经济发展的差异,每一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性格和思维方式。
上一篇 古典与电音的火花
古典与电音的火花...
电影理论评论要提出真问题、钻研真问题...
八十年代中国先锋文学的“外国文学特征”探析...
贾浅浅终于搞死了中国文学...
乡城县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2022年中...
“傅申论著全编”之《黄公望研究》《书画鉴定...
2022中国艺坛领航人物:画家陈先水...
中国美术馆行政秘书培训班在中央文化和旅游管...
郁达夫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独特贡献...
南通5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,南通网...
对谈︱从细节中重新认识中国女性历史的复杂性...
“包括在外”的中国文学...
【砥砺奋进70年】书中看西藏 见证辉煌七十载(...
浪漫主义时代的欧洲音乐风格...
“心学”与新时代诗歌...
东西问丨方锦龙:中国传统音乐只有五声音阶吗...
专访方锦龙:中国传统音乐只有五声音阶吗?...
中国歌剧舞剧院举办《经典回眸》民族音乐会...
谨防受骗!民政部公布8个涉嫌非法社会组织 中华...
云南书法艺术家:以书法为媒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...
热门标签
188金宝博线上
_188金宝博线上
中文网_188金宝博线上
校园网 Copyright@ 2018-2022 //www.falafelism.com
Copyright © 2002-2022 188金宝博线上
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 : 鄂ICP备07004022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