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ocument.write('
')新中国外语学科模仿的是苏联模式,乃冷战产物。与之相对应,美国高校也在“冷战”背景下创建了逻辑相似的学科———“区域研究”。随“冷战”的终结,地球两边对应的两学科,同时发生了功能性演变。中国的外语国别文学,与美国区域研究下的国别文学更接近;其仍需进一步定义与细化,才能从外语教学中剥离出来。过去行政机构按国家建设需要建立起外语教学体系,未来的学科发展之路,只能由专业学者自己完成。
被一分为二的外国文学
我们的外国文学是一级学科,但在其他国家也难找到对应的学科,经历一个世纪的演变,它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逻辑,极具中国特色。翻阅研究学科各类著述,行文风格都是先回顾、梳理一番学科史,再把涉及国外文献的译介统统归入,把学科史追溯到秦汉之际,古往今来的涉外文字交往都算外国文学。与其旁征博引,不如从学科现状入手,考察近几十年大家身体力行的工作。国内与外国文学相关的研究与教学机构有两个:一是“中国语言文学”一级学科下的外国文学,机构设在高校中文院系;二是“外国语言文学”一级学科下设在外语系的国别文学,两种“外国文学”有何异同?
有人认为中文系的外国文学以翻译文本为据,外文系采用原文。因翻译不能传达原意,所以“原语外国文学更靠近原语文学,译语文学更接近本土文学。”(高玉:《论两种外国文学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01年04期)其结论是外语系“原汁原味”,中文系隔靴搔痒。这种观点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,当年门户顿开,国人希望了解西方先进知识,停滞多年的西方语言教育重新提上日程,足球魔方上能买球吗,特别英语是对外开放的桥梁,通晓外语便握住通向未来的“金钥匙”。但全球化的今天,这个前提不成立。无论经济、法律、哲学、历史或艺术专业的学者,无一不参照英、法、日、德等通用外语类文献。英语专业也广泛使用英译的法、德著作,学科之辨岂能以外语习得为标准?
那么,从哪个角度解读中国特色的“外国文学”?首先应该考察外国文学如何被一分为二,然后追溯清末民国外国文学的提出、以及机构设置,再分析新中国学习苏俄模式而发生的学科史断裂;最后考察80年代外语教学和90年代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。结论是,国别文学应参照冷战的遗产“区域研究”或西方外国研究学科,重新定位。
学科参照系的偏差
1997年国务院与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《授予博士、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、专业目录》,确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为中文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,以之代替原中文系的外国文学。外国文学被分割为中文下的比较文学与外文下的国别文学。但是,中文系设外国文学课并不始于此时,可追溯到晚清《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》。据温华考证,张之洞设计“中国文学门”时,给西国文学留下一席之地(温华:《“外国文学”课程设置与学科发展》,《中国图书评论》2022年10期)。民国期间,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苏州,辜鸿铭在北大授英国文学门课程 (1914年)、周作人开“欧洲文学史”课(1917年),目标都是透过外国文学滋养母语文学。虽然“中国文门”与“外国文门”为平行系别,教学理念仍属文学本体范畴。特别是周氏兄弟与胡适,要借外国文学改造中国文学,推进白话,提升现代文学水平,这与我们今天的外语国别文学思路不尽相同。外语国别文学还有另一源头,始于1926年清华成立西洋文学系,其宗旨是:“不分国家民族,将整个西方文学从古至今,看做一个整体……,要求学生学习文学史和全部西方国家文学。”(同上)而我们今天的外语国别文学特别强调语种划界,不是广义的文学框架。早在三四十年代,不少学者探讨过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应合流,外国文学因中国文学而生,其本身并无文学本体之外的独立意义(同上)。乐黛云在九十年代力主中文学里设比较文学,在北大中文系内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,应该是呼应这条线索。
聂珍钊撰文,认为单一国别文学是不完整的,会造成“重语言轻文学的倾向”(聂珍钊:《外国文学就是比较文学》,《外国文学研究》2000年第4期)。并以美国和欧洲的比较文学为例,得出结论:比较文学只是方法,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并不对立,相反,多语种外国文学须融为一体,外国文学本质上是比较文学(同上)。但有个盲点,即只参照欧美高校的母语文学系,如美国大学英语系(相当于我们中文系),它教授母语(英语) 文学的同时,也开涉及法国、俄国、德语文学课,一般用母语(英语)译本。不少大学在英语系内设比较文学专业,目的也是为母语文学服务,开阔学生视野、陶冶文学修养、滋养本民族文学的土壤,属文学本体论范畴。在这个意义上,比较文学只是文学众多方法之一。但这忽略了一个比较维度,即新中国外语学科模仿的是苏联模式,乃冷战产物。与之相对应,美国高校也在“冷战”背景下创建了逻辑相似的学科———“区域研究”(Area Studies)。两学科都服务于外交政策,研究对方国情、学习对方语言。随“冷战”的终结,地球两边对应的两学科,同时发生了功能性演变。没有全球视野与历史纵深,无法澄清我们的外语学科到底是什么。
古今市民大众文学的“文学链”...
文学属于那些终其一生沉默无言的女人...
贾浅浅终于搞死了中国文学...
“第八届鲁迅文学奖”获奖作品介绍·下...
中山市“我们的美丽乡村”文学征文获奖作品揭...
文学翻译获奖作品介绍...
乡城县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2022年中...
文学理论评论获奖作品介绍...
网络文学:在幻想与现实的互动中 酝酿跨界破圈...
第四届茅盾新人奖在浙江桐乡颁出 马伯庸、紫金...
人类文明的基石:漫谈文学学科的属性、价值和...
湖南文学期刊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出炉《芙蓉》等...
当代中华文学:语境、内涵和意义...
【文学评论】2022·当代诗词曲创作与批评高端论...
新文学现代主义的浪漫情愫...
第七届郁达夫小说奖终评备选作品公布,年轻作...
把整个生命投入文艺学事业...
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...
中秋忆旧 台湾作家杨树清盼文学力量跨越两岸天...
复活历史的细节与心灵...
热门标签
188金宝博线上
_188金宝博线上
中文网_188金宝博线上
校园网 Copyright@ 2018-2022 //www.falafelism.com
Copyright © 2002-2022 188金宝博线上
版权所有
网站备案号 : 鄂ICP备07004022 网站地图